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点击进入授权页面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QQ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!loginextratip!

资讯 湖北竹山:点石成金打造百亿绿松石产业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向继华、吴建国)问路竹山县,溯水堵河源。愿撷七彩石,飞身来补天。

竹山,一个美丽的名字。奔腾的堵河和巍峨的秦巴山脉赋予了这里丰富的资源。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在竹山源远流长,跟这个故事一样神奇的还有“东方圣玉”绿松石。

竹山素有“中国绿松石之乡”的美誉,全县绿松石资源储量占中国的70%、世界的50%,绿松石是竹山最具特色的产业。

近年来,竹山县委、县政府紧紧围绕“经济倍增先行区、绿色发展示范县”定位,按照“56513”产业布局,积极实施“文玉一体、玉旅结合、玉商融合、文创互动”发展战略,创新推进百亿级绿松石产业集群发展,绿松石全产业链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。

竹山绿松石产业过去以原石交易为主,发展方式粗放。2009年起,该县全面开展绿松石产业规范化运作,按照“政府主导,企业主体,依法管理,市场运作,科学开发,永续利用”原则,建设发展平台,打造产业集群,延伸产业链条,推动绿松石矿山管护法制化、资源开发集约化、市场经营规模化、行业管理规范化、加工企业品牌化、产业惠民实效化,引领绿松石产业逐步走上安全环保、规模有序、特色高效、和谐共生的生态矿业新路。同时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,建成绿松石抖音直播基地、科创中心、卓尔绿松石小镇、跨境电商平台,实现从资源开发到数字经济一体发展,形成了社会分工明确、自主配套完善的完整产业链,产业集群优势初步显现。

目前,我县已形成以“一城(国际绿松石城)一园(国际绿松石工业园)一镇(卓尔·中国绿松石特色小镇)多基地(四大开采基地)”为格局的绿松石产业集群,全县绿松石市场主体达5000余家,其中规模以上和限额以上企业25家,带动就业7万余人,年综合产值近50亿元,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0%。

打造平台,引领产业发展

打造绿松石交易集散中心。建成300余亩的国际绿松石城、150余亩的绿松石工业园,正在建设450亩的“卓尔·中国绿松石小镇”,全力打造全国绿松石加工交易集散中心。

建设绿松石科创中心。建立绿松石数字化生态、跨境电商交易,开启绿松石新经济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有益探索。

引进抖音电商直播基地。招商入驻商家600余家,日均交易量4000多单、交易额250万元左右,2021年实现交易额近5亿元,根据目前态势,2022年有望实现交易额10亿元。

成功创成麻家渡镇“淘宝镇”和麻家渡镇营盘河村、宝丰镇铧厂村“淘宝村”,2020年竹山县直播电商区域发展指数位居全国100强第60位,是湖北省唯一的上榜县。

依托国际绿松石城和绿松石工业园“湖北省旅游名街”品牌效应,成功创建3A级绿松石文化旅游区,国际绿松石城成功申报获批首批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。

完善机制,促进产业升级

与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合作,主导研制《绿松石分级》国家标准、参与《绿松石鉴定》国家标准,争取成立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珠宝检测中心竹山分站,建设省级绿松石检验检测中心(已通过省CMA认证评审),开展绿松石质量检验检测,打造竹山绿松石诚信市场。

组建竹山县绿松石行业协会,形成《竹山县绿松石行业自律宣言》,强化行业约束,规范企业行为,引导会员自律。

实行公盘交易机制。组建工作专班,按照“专门机构主导、开采企业主体、相关部门配合、交易形式多样、减轻企业负担、优化营商环境”原则,督导4家绿松石开采企业依照《采矿权转让合同》约定开展公盘交易。今年以来,4家开采企业共开展4次公盘交易,合计成交金额1760.81万元,缴纳税款377万余元。

构建人才培养体系。通过县校共建、校企合作模式,开办绿松石产业学院,开设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,常态化开展绿松石人才培养培训,培养本土产业人才。举办“时尚引领·创新竹山”为主题的绿松石文旅产品创新设计大赛,进一步发掘绿松石设计新生力量。建立囊括袁嘉骐等60位珠宝玉石界知名专家学者的绿松石文化专家库。常东方等12人获评“中华玉雕工艺师”荣誉称号,曹红星等3人获评“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”。

制定奖励政策。出台《竹山县支持绿松石商贸和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十条措施》《竹山县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》待系列政策,通过政策引导和精准支持,大力推进绿松石市场主体“个转企,小进规”。

强化宣传,推进产旅融合

依托中央省市主流媒体,拍摄播放了《深山淘宝绿松石》《竹山·松石情韵》《一锤定音之绿色宝石》等十多部专题片,出版《绿松石文化》杂志,开通“松石视界”微信公众号,纂出版《竹山绿松石简志》,面向全国征集到“竹山绿松石,世界吉祥玉”形象广告语。

助力十堰“魅力中国城”竞演,为影视剧《楚乔传》赞助绿松石道具;创建“全国绿松石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”,培育出女娲补天、隆福、恒宝等3个“湖北省名牌产品”,绿松石成为“灵秀湖北”旅游推介和竹山对外交往的靓丽名片。

举办绿松石产业高峰论坛、绿松石产业发展座谈会、绿松石文化交流会等活动;抢抓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遇,与北京工美集团公司签订《绿松石人才培训、产品研发、市场销售、“国礼”打造合作协议》,推动竹山绿松石产品高端化、精品化发展。

如今,竹山绿松石获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、入选“灵秀湖北”旅游产品宣传名录,入围首届“湖北十大人气礼品”名单,6款竹山绿松石产品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,成功注册“竹山绿松石”公共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。“竹山绿松石工艺师”获评“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”,绿松石产业正逐步走上产旅、文旅融合发展之路。

严格管控,推动资源保护

严格按照“属地管理、分级负责”和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全面落实涉矿乡镇矿山管护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,构建了乡镇主导、企业负责、部门联动、领导督办的矿山管护责任体系,划片包保到人,建点设卡值守,强化源头管控。

推动立法保护珍稀资源,2021年11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《十堰市绿松石资源保护条例》,该条例于2022年3月1日起实行,为加强绿松石资源管理、开发、利用、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。针对绿松石矿点山高路远、人迹罕至、自然条件恶劣的特点,稳步推进智慧矿山建设,加强技防力量,巩固矿山安全成果。

按照“顶层设计、市场运作、焦点前置、利益均沾”思路,以潘口乡为试点,吸纳民间资本组建矿山管护公司,统筹兼顾县、乡、村、企、民利益,调动各方护矿积极性,强化矿山管护效果。县政府每年投入近500万元资金用于保障乡镇的矿山管护工作需求,确保矿山管护工作的常态化开展。

下一步,该县将竹山将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,围绕打造“国际绿松石之都”发展定位,按照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、全生命周期理念,深入实施绿松石产业振兴战略,紧紧抓住企业、企业家、大师、技师、商家、商户等市场主体,以构建高质量全产业链为目标,以资源配置为基础,以人才队伍为主体,以玉文旅融合为路径,以新型营销为手段,搞好战略规划,做强市场主体,推进绿松石产品品牌化、珠宝化、艺术化,绿松石产业规模化、文旅化、数字化,打造实力强劲、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,为县域经济倍增、助力十堰打造鄂西省域区域性城市贡献更大力量。力争到2026年,全县培育绿松石上市公司1家,1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1至2家,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0家,规模及限额以上企业70家,全产业链年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,建成全国最大的绿松石珠宝饰品加工基地、交易集散市场、文化创意源头、产业信息平台、产品研发中心,打造享誉全球的“世界绿松石之都”。

前往首页>>

特别声明:此贴由论坛会员九头鸟上传发布,不代表《楚网》的观点和立场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;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。

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:cnszlj#outlook.com(#替换成@) 或 站内举报
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评论
!paopaokaji_lang_weixin!

微信公众号

扫描添加关注
网聚湖北资讯一手掌握

微网

微信小程序

扫描二维码
快捷体验小程序的大能量

!paopaokaji_lang_to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