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网

标题: 培养阳刚气引热议背后:多所学校实践多年,积累素质教育经验


  近日,“阳刚之气”这一话题冲上热搜。这源于1月29日,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《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》教育部答复表示,将要求各省、校加大《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》落实力度,在“国培计划”“省培计划”中,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,同时,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、形式,更多注重学生“阳刚之气”培养,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。

是否有必要专门培养“阳刚之气”,成为了热点话题。事实上,类似的话题并不新鲜。

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发现,自2012年起,全国多地都曾探索针对男学生的教育,如深圳一中学开设攀岩等男子素养课、上海八中开设“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”、南京新城中学开展“男孩教育活动班”等等。但8年过去了,有的“男生班”实践仍在进行,也有学校尝试一年后认为应取消男生特殊教育,培养“阳刚之气”不应有性别之分。

有学校实践多年,有学校一年后取消

2012年3月30日,上海市教委曾颁发《关于同意上海市第八中学开设“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”的批复》。同年7月,全国首创的两个“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”(以下简称“男生班”)在上海市第八中学诞生。

“男生班”第一年面向全市自主招收两个试点班,共60名学生。校长周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阴盛阳衰”现象出现在许多职业领域,很多男生的优势显现不出来,探索男生的发展规律、发现男生的优长,以寻找比较适合的教育方式,是设立男生班的意图和宗旨。[attach]934489[/attach]

上海八中“男生班”的学生们 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

如今经过八年多的实践,上海八中的“男生班”已经发展为每个年级八个班中一半为男生班的规模。今年就读高三的许磊(化名),是“男生班”2018级的学生,在他看来,“男生班”的最大优势在于真正实践了素质教育,而非字面上的“男性教育”。

“男生班活动会丰富很多,一些自习课程都换成了课外拓展课,比如历史人物讲解、电影蒙太奇、西装礼仪等,还会有实践类课程,比如野外生存课教我们搭帐篷、打绳结等技能。”许磊说,丰富的课外活动一直都是“男生班”的特色,但活动虽多,并不会影响学习。

据上海八中公开介绍,学校通过特需定制的教法、教材《定制男生》,开发适合男生的特色课程,并将学习领域分为“偶像生成、生存体验、差异理解、数字达人”等四大学习领域。

在“生存体验”领域,许磊印象深刻,他告诉澎湃新闻,学校在高一寒假和高二暑假各组织了一次出游活动。为了磨炼意志,他们曾在寒冬时冒风攀登八达岭长城,在酷暑时节背着行军包徒步徽杭古道,“男生班给了我比普通班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各种尝试,这让高中生活也变得很精彩,多了很多难忘的经历”。[attach]934490[/attach]

上海八中“男生班”的暑期徒步徽杭古道活动

许磊告诉澎湃新闻,在课程教学方面并没有感受到特别的不同,老师们一般是男生班和普通版同时授教,但在教授方式时会有些差异,“比如理科上男生思维会更活跃一点,但细心程度不够,老师侧重点会不同。但我觉得知识的摄取主要看个人,男生班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,让我们更有勇气去尝试新的领域、学习新的东西”。

在上海八中“男生班”实践的第四年,2016年,江苏南京的新城中学也面向初一学生开设了“男孩教育活动班”。但和八中不同的是,新城中学开设的课程以“选修课”形式进行。

“我们当时是希望通过设置针对男生的课程,来培养男生的体能、应变能力、表达能力等各种素质。”新城中学校办主任赵晓鑫告诉澎湃新闻,给每个孩子适合自己的教育一直是学校的初衷,“男生班”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索和尝试,但在实践一年后,却感觉有些“窄化”。

“实践后我们发现,良好的性格和品格、强健的体魄、应变能力等等,不仅是男孩需要,而是全体学生都需要、都应该培养的,没有必要开设一门特别针对男生的课程。”赵晓鑫说,学校虽然第二年取消了“男孩教育活动班”的课程,但将实践一年以来的素质教育经验,融入到了更多课程中,对全校课外课程都进行了拓展,“这也是探索男生班的意义”。

无论是教育部答复,还是两地“男生班”的实践,都将大力加强体育教育作为重点之一。2017年,在响应杭州新区“一校一品”的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时,杭州多所中学都开设了特色体育项目,也被视为培养“阳刚之气”的尝试之一。

杭州景苑中学在2017年建校之初把“攀岩课”规划进了学校特色中。校长江志明曾表示:“现在男孩子都太文弱了,需要阳刚气的运动。女生也需要培养勇敢坚毅的品质。”[attach]934491[/attach]

杭州景苑中学开设的攀岩课

如今三年多过去了,景苑中学已经发展为全国特色攀岩学校。据老师蔡佳艳介绍,学校目前的攀岩课分为三类,分别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开展的常态课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攀岩选修课以及社团课,“选修课是最抢手的,每学期会开设一到两个班,每个班有20到30人,每次系统一打开,几秒就被抢光了”。

蔡佳艳认为,攀岩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品格意志,不仅仅是力量方面,而是对孩子个人素质的多维度锻炼,比如勇气、耐力等等,都会自然而然地在运动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品质,“而这种品质我觉得男生、女生都是需要的”。[attach]934492[/attach]

景苑中学女生参加攀岩课程

一线教育者:“阳刚之气”不分男女

关于“男性青少年女性化”的争议,作为中学教师,蔡佳艳确实观察到一些现象,“到了初中年龄段,男生本身会比较注意自己的容貌外表,但现在趋势是可能太过精致了,很多男生都喜欢‘小鲜肉’类型的。此外就是有的男生不愿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,上课回答问题也比较扭捏”。

蔡佳艳认为,出现这种情况或许和现在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关系。“现在的孩子大多比较受宠溺,也没吃过什么苦,性格上会缺少一些勇气。”杭州新城中学教师赵晓鑫则认为,相关现象和目前一些影视作品、明星形象的宣传相关,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了一些引导。

但对于“阳刚之气”的理解,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性别。“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,一种智慧,单从性别上去判断是不太合适的。比如攀岩要求学生要迎难而上,具有冒险精神、过人的力量,似乎是男性项目。但攀岩也另一种说法叫‘岩壁上的芭蕾’,它要求柔韧性,不能靠蛮力。我觉得‘阳刚之气’也是类似的,它应当是力和美的统一,这个男生女生都需要具备。”蔡佳艳说。

赵晓鑫也提出了类似观点,在他看来,“阳刚之气”应该是一种正气,而不是“男人气”,这种正气女生也同样需要。“现在很多运动和职业都已经不会特别针对某一性别,像插画师、幼师这种原本性别导向很强的工作,现在也都在慢慢地模糊性别差异。”赵晓鑫认为,社会趋势如此,在教育中更不应该把性别差异凸显出来,基于性别进行差异化培养,也有违教育公平,“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,我想这是不分男女的”。

赵晓鑫表示,杭州新城中学虽然在尝试了一年的“男孩教育活动班”后没有继续进行,但学校将“阳刚之气”的培养纳入了日常素质教育之中,面对全校男生、女生共同进行,也是一种培养思路,“比如我们的体育课程、课外活动、社团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的‘阳刚之气’”。

但他也认为,培养“阳刚之气”并不只是学校的责任,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共同进行,“初中阶段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3年,男孩‘女性化’可能在上中学就已经养成了这种性格,学校能做的只是一些科学的引导,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‘阳刚之气’,但改变这种现象,还需要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同步进行”。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




作者: 九头鸟    时间: 2021-2-6 10:02    [打印本页] 楚网 (https://www.chunews.com/)